[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绿色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

信息来源 :  管理员 作者 : 贵州日报 发布时间 :  1490次阅读

暮春时节,贵定县国有甘溪林场,盛开的梓木花在柔风中摇曳生姿,新植的山桐子树苗吐露娇嫩新芽……放眼望去,处处生机盎然。

  2011年5月9日,习近平同志到甘溪林场视察时强调,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还要在更高境界上做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把这个关系处理好。

  践行嘱托十余年间,贵定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积极发展生态产业、释放绿色红利,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我们要以此次主题教育为契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和对贵州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始终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坚定不移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创新探索者的心态、典型实践者的状态、后发追赶者的姿态,立优势、盘资源、培主体、升业态、提质量,全面履行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坚定不移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活力贵定新崛起之路。”贵定县委书记班代荣表示。

  厚植生态底色 交出绿色答卷

  “天气回暖,林下种植基地里的管护和巡林是目前主要工作。”4月25日,甘溪林场管理员沈广华和护林员熊正祥、庭玉红,在林下产业示范基地除草,不时观察林场中是否存在火险隐患。

  “去年,为示范发展好林下产业,林场建设了370余亩的竹荪、天麻、百合、茯苓示范基地。”沈广华说。

  贵定县国有甘溪林场暨甘溪国家级森林公园,始建于1958年,一度以“伐木为生”。2011年,习近平同志视察甘溪林场时的殷切嘱托让林场员工备受鼓舞,林场的定位从生产销售木材,转变为培育管护好森林资源。

  十余年来,甘溪林场通过深化改革,积极实施“造林、管林、护林、用林”行动,森林覆盖率从86%提高到91.06%,并成功申报“贵州甘溪国家森林公园”,成为“国家级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全国十佳国有林场”等。

  2022年底,甘溪林场建设了山桐子示范基地。“截至目前,林场已种植山桐子大苗273株、小苗320株。”甘溪林场场长史禹介绍,为抓好经济林综合管护工作,巩固经济林产业成果,林场成立了林下经济综合管护小组,按片区细化管护责任、落实管护任务,确保林下示范产业基地实现管护地域、管护措施、管护树种全覆盖。

  擦亮生态名片 释放绿色红利

  “这个花开得真好看。”

  “这是林场种的月季花,现在正是它开得最艳的时候。”护林员给游客解说。

  沿着观景栈道,游客们用手机拍下一张张美景。与此同时,在毗邻林场的荷花村王大冲组,当地的农家乐正在为游客准备餐饮。“平均每天有10来桌游客用餐,一天的营业额能达到3000多元。”走进刘大姨农庄内,农庄负责人刘丽和员工正在厨房烧制菜肴。“天气好的时候,用餐的人有50多桌,人手不够还得找村里人帮忙。”

  目前,林场周边共有200余户农户依托林场森林资源,发展森林旅游、林下经济等产业。

  为擦亮生态名片,贵定县全力推动生态优势和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奋力实现大地增绿和群众增收“双增”目标。

  据统计,2011年以来,贵定县共发展茶叶、刺梨、油茶、酥李、黄桃、山桐子等产业52.1万亩。到2022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233元,同比增长6.8%。全县12个特色农业产业完成产值27.81亿元,农业总产值达30.96亿元,并成功创建成为国家级茶叶出口质量安全示范区、黔南州最大刺梨种植加工县。

  “经过十余年的努力,目前,全县森林覆盖率从2011年的46.5%增长到了66.49%,提升20个百分点。”贵定县林业局党组书记赵兴群说。

  培育特色产业 增添绿色动力

  “进入4月后,树苗管护主要是除草,之后就要修枝整形。”4月26日,贵定县林业科技推广中心主任毛全伦来到昌明镇猛安村山桐子种植基地,为村民讲解今年新植的山桐子树苗的管护事项。

  近年来,贵定县纵深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于2022年7月正式开工建设40万亩山桐子全产业链项目。“首轮山桐子树苗的栽种,从去年11月一直持续到今年3月。”毛全伦介绍,每亩山地上可以移栽42株山桐子苗,通过三年的栽种,将为全县新添约1700万株经济林。

  据了解,山桐子全产业链项目总投资80亿元,建设周期为三年。项目建成后,将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形成“1+N”产业集群。截至4月中旬,全县已完成种植8.12万亩。同时,山桐子油加工产业园已完成选址,将于今年6月开工建设第一条生产线。

  未来,贵定将推动山桐子产业实现“一年大提升、三年大变样、五年大丰收”。“项目建成后,山桐子平均亩产鲜果将达到4000斤,鲜果总产量80万吨,出油8万吨。”贵定县政协副主席、贵定县山桐子产业工作专班组长朱国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