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提“质”!科技赋能贵平高速建设提质增效

信息来源 :  贵州路桥集团 作者 : 董爱琳 韦景全 发布时间 :  270次阅读

5月10日,在北斗卫星定位系统等一系列新技术的辅助下,路桥集团承建的国内在建高速公路最宽不对称钢管混凝土拱桥——贵平高速拉密河特大桥钢管拱肋顺利合龙,是路桥集团在贵平项目广泛运用“四新技术”的一个缩影。

6bd7f818_93de_42ec_b988_d640a0495005000000359.jpg

拉密河特大桥钢管拱肋顺利合龙

路桥集团在贵平高速公路建设上不断总结经验,从设计优化、施工组织、机具装备、智能技术应用等方面开展攻关,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工程施工管理经验和工艺工法,在稳步推进建设进度的同时,着力将项目打造成为“平安百年品质工程”示范项目。

“采集+建模+可视化” 项目建设实现全流程监管

贵平高速弄豪隧道位于贵州省平塘县者密镇甲青村,为分离式隧道,全长2530米,最大埋深231米,地处岩溶发育区域,沿线地质条件复杂、安全风险高、作业环境差,极大考验着项目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安全管控水平。

为更好更快更高效完成测量和施工,贵平18标引进了一种高精度测量仪器——TK-PCAS三维激光断面扫描仪,通过对隧道开挖、初支、二衬钢筋、二衬表面等原始点数据进行云采集,利用终端软件对断面实际点数据分析上传,建立一站式全息三维模型,精准定位分析每一个点和面。结合隧道断面三维激光扫描系统平台,实现对隧道开挖质量控制、变形监测、初支净空分析、初支平整度分析、二衬钢筋保护层和二衬侵界的综合管理,更加快速准确地对隧道施工各环节进行全息检查,全面掌握隧道内部的实际情况,为隧道施工方案的制定和调整提供更为有力的科学依据,进一步提高了施工质量和效率。

6bd7f818_93de_42ec_b988_d640a0495005000000360.png

三维激光扫描仪二衬钢筋保护层厚度数据 

“相较传统作业方式,运用三维激光扫描仪施工作业更加高效、精准,几分钟就能完成一个断面约60米范围内的全景数据采集。”贵平高速18标项目负责人介绍。这些数据推送至智慧平台进行统一管理,更加直观全面,隧道的可视化开挖,有效精准判定超欠挖位置,减少了传统测量带来的误差和不便,降低现场检测成本,让二衬厚度和断面检测精度得到进一步提升。

6bd7f818_93de_42ec_b988_d640a0495005000000361.png

三维激光扫描仪使用现场

此外,由路桥集团自主研发的“一种基于BIM+GIS的三维征拆管理系统”,在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建立实景模拟、正射影像和建筑模型,对拟建工程占用土地和附属建筑物进行模拟,同步将详细数据录入系统与征拆数据进行关联,重点关注征地拆迁场景的虚拟展示。通过三维可视化、图形报表等方式,实时了解掌握征地拆迁的基本情况和进展,有效解决了传统公路征地拆迁管理统计工作量大、耗费人工多、复盘困难、周期过长等痛点,减少了在征拆工作中的人为统计错误,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该系统已在贵平高速全面投入使用,并于2023年荣获国家发明专利。

6bd7f818_93de_42ec_b988_d640a0495005000000362.png

三维征拆管理系统

“物联网+BIM” 实现T梁生产数字孪生和智慧管控

走进贵平高速12标,映入眼帘的是占地9900平方米的贵州首个“智慧梁场”,于去年10月建成并投产,是贵州省首次探索山区高速公路应用智慧梁场进行T梁预制。通过采用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实现了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和信息化,不仅提高了预制梁的精度和质量,还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和人工劳动强度,为高速公路施工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被誉为贵平12标项目建设的“巧手”与“千里眼”。

6bd7f818_93de_42ec_b988_d640a0495005000000363.jpg

智慧梁场

在智慧监控指挥中心,一块超大屏幕让人眼前一亮。作为智慧梁场的“中枢神经”,最核心的交通科技就是智慧梁场信息综合管理平台。该平台运用“物联网+数据分析”,并采用“物联网+BIM”技术,搭建场区及桥梁完整数字孪生模型,对预制T梁生产的全周期智慧化管理,通过各类传感装置和监测设施,实时获取施工现场的温度、湿度、进度等各种数据,为施工管理人员提供决策依据,帮助他们及时调整施工方案和措施。

6bd7f818_93de_42ec_b988_d640a0495005000000364.jpg

智慧监控中心

此外,该平台以各类管理系统为基础,分为设备管理、生产进度、安全施工、质量管理、吊装进度等五大板块,集合了智能液压模板控制系统、智能蒸养系统、智能张拉压浆系统、AI视频监控系统、龙门吊运行监控系统、人员设备定位系统等11个平台数据的集成、分析和展示,可以对生产区域进行全方位监控。梁场管理人员通过可视化指挥中心和手机APP对生产数据和质量信息进行全过程监管,实现生产工艺和管理方式的升级。

6bd7f818_93de_42ec_b988_d640a0495005000000365.jpg

智慧梁场智慧中心

“从钢筋的切割开始,贵平12标就采用数控钢筋弯曲机、焊接机器臂等智能化设备进行加工制作,操作人员只需导入参数即可,不仅效率高,精确度更高。”贵平高速12标负责人介绍,梁场运用“物联网+BIM”技术搭建数字化智慧梁场管理平台,实现对T梁从钢筋加工、模板安装、混凝土浇筑、智能蒸养、张拉压浆到吊装的全过程数字化管理,全面感知梁场生产进度、质量安全、人员设备等各方面信息,达到工序质量可控、数据溯源等,单片T梁生产周期由传统的7天缩短至1天,降本增效的同时,安全风险极大降低,生产管理水平全面提升。

精准控制 为项目安全发展保驾护航

贵平18标拉密河特大桥是贵平高速全线重难点和控制性工程。大桥全长206米,主跨长176米,宽度为40.8米,桥面距水面约106米。桥梁位于曲线上,为非对称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其拱肋共有18个拱肋吊装节段。大桥两岸桥墩处于陡峭山体之上,面临场地狭小、吊装重量大、起吊大角度荡移、缆索吊装重载横移、高精度安装需求等“卡脖子”难题。

6bd7f818_93de_42ec_b988_d640a0495005000000366.jpg

拉密河特大桥

“大桥所处河谷两岸地形高差达25米,为了减少开挖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设计为非对称结构桥梁。”贵平高速18标项目负责人介绍说,由于大桥平面位于圆曲线上,正下方峡谷深120米,不具备常规的下方起吊条件,因此拱肋吊装是施工的重难点。经项目团队反复研究,首次采用单侧不对称吊装工艺,最终采用“载重横移+荡移”“缆索吊装+斜拉扣挂”施工工艺,有效避免了吊装与扣索碰撞,解决了场地受限、拱肋载重过大的问题,索塔系统最大承载力为160吨,拱肋最大吊重达104吨。

大桥建设中,项目采用“单卷扬机循环牵引系统”,实现人力、材料、设备与资源消耗的多重节约;采用“重力与岩锚复合式锚碇”结构,提升结构稳固的同时降低了施工成本。在缆索吊装系统重载横移工艺上,创新采用了“可牵引滑船式缆索吊装索鞍”,将缆索吊装系统索鞍设计成滑船结构,并设置槽型滑道,利用不锈钢板与四氟乙烯板降低索鞍与滑道的摩擦力,采用轮式滚动结构作横移牵引导向,使吊装过程更加“顺滑”。

6bd7f818_93de_42ec_b988_d640a0495005000000367.jpg

北斗卫星数据监控显示屏

不仅如此,拉密河特大桥施工还引进了北斗卫星定位系统、自动传感与数据云传输相结合的智能化缆索吊装控制系统,对主塔应力、塔偏、拱肋吊装空间姿态、风速及温度数据等关键参数进行动态实时监测,并系统集成形成基于桥梁信息模型的可视化智能控制系统与预警系统,使桥梁的质量控制和安全管控得到强有力的保障。

微创新·大引擎 助推项目铸造品质工程

贵平3标在梁场T梁腹板钢筋施工中进行了“T梁钢筋定位支撑筋”微创新。在T梁腹板钢筋内侧焊接U型限位钢筋,结合外侧的保护层垫块,形成“内衬外垫”的固定方式,有效控制了预制梁片钢筋骨架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变形,极大地保障了施工质量,提升了桥梁结构的耐久性。

6bd7f818_93de_42ec_b988_d640a0495005000000368.jpg

运用T梁腹板钢筋定位支撑筋

在毛栗树隧道出口二衬钢筋施工处,项目部采用加长螺杆二衬钢筋定位架进行固定,解决了在隧道仰拱预留二衬钢筋安装施工中,钢筋安装定位不精准等问题。隧道仰拱钢筋定位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易于组装,适用于不同环向间距的二衬钢筋,可重复使用,使钢筋结构尺寸定位准确,提高了施工质量。同时,还利用新工具新设备,使用“边坡坡度尺”精确控制K14+920-K15+146段路基段边坡坡率,提高测量效率,提升边坡线型外观质量,既保障了后续防护工程的质量,又提升了施工的便捷性;对二工区拐堵桥护栏则采用改装“护栏养生台车”进行均匀喷淋养护,既省时又省力,护栏养生更加全面细致,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

6bd7f818_93de_42ec_b988_d640a0495005000000369.jpg

运用边坡坡度尺

6bd7f818_93de_42ec_b988_d640a0495005000000370.jpg

护栏养生台车

立足科技创新是驱动项目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新引擎,路桥集团在贵平高速弄豪隧道、拉密河特大桥等项目建设中厚植交通科技创新“沃土”,广泛推广“四新”技术,让贵平高速公路的建设现场处处都体现着由智慧化、信息化管理举措带来的精准、高效。这些交通智能建造是项目运用“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体现,不仅推动了项目建设提质增效,也助推了高速公路的建设由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的快速转变。